【摘要】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产生了重大转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身份产生了关键性变化。以如今的汇率计算,2015年中国在发展中经济体GDP总额中的占到了42%,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则为33%,而其全球贸易的份额是35%。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产生了重大转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身份产生了关键性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却没能在全球经济管理系统中获得充足体现。这一现象体现了全球各个经济体的构造及它们所选择的战略中的瑕疵。本文将分析这两个现象互相间的联络。
世界经济的几种趋向
首先我们来看全球经济构造。表格1显示的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下世界范围内GDP和贸易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我们选出了几个代表关键性变化的年份:
1989年——“华盛顿共鸣”出炉,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进的占主导身份的发展战略。
1993年——部分国家的经济数据得以公布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一年
2015年——最新发布的数据
表格1显示,1989年到1993年以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快速增加,这类趋向在2007年今后更为显著。
以如今的汇率换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GDP中的份额从1993年的15%上升到了2015年的35%。
按购置力平价计算,发展中国家在全球GDP的份额由36%上升到了53%。
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贸易份额由18%上升到了31%。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甚至全球的地位大幅上升。
以市场汇率计算,中国占全球GDP的份额由1989年的2%上升到2015年的15%;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则由4%上升到了17%。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1%上升到了11%。
以如今的汇率计算,2015年中国在发展中经济体GDP总额中的占到了42%,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则为33%,而其全球贸易的份额是35%。
中国的发展形式
鉴于中国在全球发展中展现出最为成功的经济政策,其社会主义发展形式无疑要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进的“华盛顿共鸣”更为成功。
这一结论在表格2中有所体现。表格2不只展现了中国的人均GDP年平均增长率,还包含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这三个深受中国发展战略影响的经济体的情形。
1993年到2015年,中国、柬埔寨、越南和老挝的人均GDP增长分别号列第一、二、三、四位。该排名未考虑一些边缘化的案例,例如人口小于500万或石油生产占主导身份的国家。1989到2015年,中国、越南、老挝的人均GDP增长分列前三名。1978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超出了其他任何一个经济体。
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形式在清除贫苦方面的成果天差地别。自1981年起,依据世界银行的贫苦标准,中国有7.28亿人口摆脱了贫苦。另外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在相同标准下的脱贫人数也达到了3000万。而世界的其他地方唯一1.2亿左右的人口离开贫苦。
综上所述,世界上83%的贫苦人口在中国得以脱贫,85%的人口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脱贫,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摆脱贫苦的人口唯一15%。
全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假如正如上述事实所展现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力压“华盛顿共鸣”一筹,那么为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还要持续力挺这一失败的经济形式呢?答案很洪水平上在于如今全球经济管理体制存在构造性的问题——虽然这些体制已不能够应对上述分析的世界经济的变化。
这些问题在表格3中有明了的体现。表格3对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中兴开发银行这一世界银行最为重要的放贷机构的表决权份额与世界范围内的GDP比率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三组经济体:美国、除美国外的七国集团的其他成员国,和最为重要的发展中经济体——金砖五国。主要问题以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键决策需求85%的大部分票才能够通过,而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美国占领16.6%的表决权,这就意味着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是唯逐个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而在世界银行的系统中,美国也相同是唯逐个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
除去美国,七国集团中的其他成员国有关于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GDP份额享用了过量的表决权。在当下的汇率中,它们的GDP份额是21.9%,而它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却拥有24.9%的表决权。若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它们唯一15.6%的全球GDP份额。这表示它们过度占领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决权。
金砖国家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没有获得应有的份额。以如今的汇率计算,它们在全球份额内的GDP比重是22.3%,若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则是30.8%,而它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表决权唯一14.2%。这主如果因为中国的表决权缺乏。以如今的汇率计算,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GDP份额为14.8%,若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它的份额为17.2%,而它却唯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1%的表决权。
在全球管理构造不合理的状态下,未能赋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参加度,这无疑致使了诸如“华盛顿共鸣”这样失败的发展战略持续存在。
二十国集团(G20)的关键用处
鉴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转变需求漫长的时间,我们需求增强二十国集团的用处,切近全球经济管理布局并更好地体现世界经济的真实构造。
回想1989年, 那时七国集团还不是正式的决策组织,但缘由是其成员国的GDP份额以如今汇率计算占全球的三分之二(67.4%),而在世界经济平台上起到了无足轻重的用处。所以,七国集团政策上的调和事实上关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策的制定起到了主要用处。然而到了2015年,七国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GDP比重跌至半数以下(46.4%),而若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则由1990年的47.1%滑落至2015年的31.8%。
与七国集团日益削弱的用处对比,二十国集团的经济体更具有决定性。以如今汇率计算,它占领了全球85%的GDP,若以购置力平价计算则是80%。二十国集团成员国之间的协作将会对世界经济政策起到重要用处。
所以,强化二十国集团的用处是在世界经济的新构造下增强全球经济政策协折衷管理的关键过程。(编译:吴瑾)
罗思义,中国网专栏作家、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等研究员、前英国伦敦金融与贸易署署长。
(原文链接:The G20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global economicgovernance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