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70后,80后两代人中,出现房奴、车奴、孩奴之后,即将出现的就是“养老奴”。令人无奈的是,当房奴或者孩奴,你感觉再苦再累,是个升值投资,而当养老奴,是个弹尽粮绝的付出。
很多人都在想,30年后,我们该如何优雅老去?
“老”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话题,认真观察你的周围就能发现,老龄化真的来了。不信我们就来看几组数据:
1、2015年,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两项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只有4万亿元左右,仅够支付17个月。这还只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在黑龙江、吉林、青海等8个省,职工养老金可支付月数低于10个月,黑龙江仅1个月。
2、2015年,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为2.87:1,这意味着不到3个劳动人口就要养1个老人。更夸张的是,人社部说,到2030年左右,每2个劳动人口,就要赡养一个老人。
3、2016年,养老金待遇上调幅度从12年来的10%下调为6.5%。从2005年到2015年,养老金的调整比例都是10%,而且这还只是最低要求,很多地方的上调比例都高于10%。可是,在2016年,这个比例突然降低到了6.5%,这意味着老年人拿到手的养老金相对变少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同此心。198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1995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2005年,“养老不能靠政府”,2014年,“政府鼓励以房养老”……当我们又看到“养老不能靠政府、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以房养老成效不好”等频繁见诸报端时,你需要认真检查下,在自己的资产配置篮子里,是否有足够的养老金融产品,给未来的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其实,在保障需求强烈而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不足的矛盾下,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必然选择。不同于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对于缴费年限和领取时间的设定都更为灵活,它只与投保时保险合同上约定的年龄有关,与工作退休时间无关。比如缴费年限,可以是一次性缴纳,也可分3年、5年、10年、20年分期缴纳。
目前投保商业养老险主要是70、80后人群。主要原因是70、80后收入较为充沛,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对养老的考虑也更多了。保险从来都是越早买越早受益的,而且保费相对较低,负担也轻一些,而且在个人账户利息的积累上也更合算。
未来,在包括“减税养老”等各种对商业养老的利好政策陆续出台后,购买商保的压力进一步减轻,商保养老将逐渐成为大众养老的最主要手段。
保险专家指出,购买养老保险,一般越早越好,因为投保年龄越小,缴纳的保费相对较少。而且年轻时身体健康,容易承保。如果上了一定的年纪才想起投保,保险公司可能会因投保人身体状况不良变化等因素要求增加保费,甚至拒保。
俗话说的好:“人老有四有,活到九十九!”这“四有”是指有个老伴、有副身板、有群老友、有点老底。如何在收入减少后,还能保持住原有的生活品质,使晚年生活幸福快乐,现在开始计划商业养老保险并不算早了!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