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建设集团始创于1992年,原本是金坛一家小型园林装潢企业,经过20多年发展,已成为集房地产开发、园林装潢、建筑工程、生态农业、旅游于一体的跨行业、跨地区大型民营企业。
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朱留洪的创业成长历程,又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从帮母亲卖麻团做起
记者:您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您最初是如何改变自身命运的?
朱留洪:中学毕业后,由于家庭困难,我不得不去帮母亲走村串镇卖麻团。经历了这段磨练,我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就鼓足勇气给大队书记写了一封60页的长信,申请到村办厂学技术。几天后,书记叫我过去,说,小伙子,既然你好学上进,那我支持你。
如愿进村办五金机械厂当上工人后,我深知机会来之不易,苦活、脏活、累活抢着去干。很快,我成了厂里的销售员,经常出差,我深知肩上重任,更加勤奋。
有一次,我去安徽太和县水利局参加喷灌机招标大会,下了火车后天色已晚,没有去县城的车了,为了不耽误第二天一早的招标会,我脱了鞋子,跑了60公里。对方领导听说我是赤脚跑来的,看着我脚上的水泡,大为感动,最后用了我们的产品。汗水换来成果,在安徽涡阳,我一次卖了1120台喷灌机,而厂里一共只有1200台。由于业绩突出,我不久当上了厂供销科长。
创业不仅靠资金更靠精神
记者:改革开放30年,您抓住机会,办起了自己的企业,您的公司是如何运营和发展起来的?
朱留洪:虽然我是村办企业的业务骨干,收入也不错,但我不甘现状,看到不少人下海经商,也跃跃欲试。后来终于得到领导批准,以6000元起家创办了金坛华盛园林装潢公司。
公司成立初期只有十来个人,没有专家,没有技术,我们就开动脑筋,自己设计打样。有次去帮客户挖一个十几亩的人工湖,没有现代化施工设备,我们就肩挑人扛,终于赢来了企业的逐步发展和壮大。
根据多年跑销售的经验,我比较注重市场。当时公司联系业务主要靠自行车,为了让员工上班方便,我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一次购买了5辆摩托车,发给几位业务骨干,他们很受感动,业务越做越大,公司成了当时常州地区为数不多的国家园林二级资质企业。
回顾那段历史,我发现,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不仅仅是资金,更要靠精神。这是一种要求变革的内生动力,是一种勇于追求的上进雄心,是真正以人为本、实现共同目标的集体行动。
二次转型,二次壮大
记者:华天建设已经是走向全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您和您的企业是如何与时俱进,进行扩张和转型的?
朱留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房地产业大潮兴起,我开始考虑涉足房地产。当时,亲戚朋友都不赞成,但我觉得,要把企业做大,眼光就要远、目标就要大。于是,我离开金坛来到南京高淳,开始了园林绿化工程和房地产开发的“1+1工程”新格局,成功实现企业的第一次转型。
作为高淳第一家外地客商投资企业,我创办的南京华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凭着企业“三品”(产品——房产质量,厂品——企业信誉,人品——老板人格)树立了形象,成功涉足了农贸商城、购物广场、住宅小区等一大批项目和业态,“华天”品牌一炮打响。
高淳的第一桶金增强了我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信心。2002年我进军安徽淮南,成立了淮南华天房产公司;2004年北上山东滨州,建立了滨州华天房产公司;2009年创办山东阳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一个房地产产业链。
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市场无常旺。当前,在不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走势面前,华天建设集团开始了第二次战略转型,决定进入国务院重点支持的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作为试水,我们与山东阳信县政府签订了BT工程合同,成功建造了阳信九龙湖公园。之后,与江西九江市政府签订了投资开发江西庐山西海国际休闲欢乐世界项目的协议,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建成开放。
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加减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同样,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应该扬长避短,要勇于颠覆传统的保守思想,才能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
魏淑贤 刘一珉 文/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