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房地产危机中,政府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
规模空前的刺激政策被描述为“史诗级”,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房地产将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中国房地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在考虑全供应链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约占GDP的30%。在整个居民负债中,房贷占据居民债务的76.5%以上。
中国房地产行业因政策而生,因政策而兴,它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作用。
回顾房地产政策,2007 是房地产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房价飞涨,地王频现。中央政府随即在土地、信贷、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钳制。
央行在这一年连续6 次加息,10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前所未有;并与银监会联合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及贷款利率。
与此同时,对土地增值税进行清算,向企业征收 30%至60% 不等的土地增值税;二是限制开发商囤地,延期开发将面临重罚或回收。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制造业萧条;为了刺激房地产提振经济,政府宣布将个人首次购买住房的契税税率下调到1%,并暂免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贷款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
政策很快让房地产量价齐升。2009年,30个重点城市中有24个城市的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上升,有10个城市环比增幅甚至超过50%。
在经历了几年的房价上涨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陷入疲软。
2015年,中央政府再出刺激政策,稳定住房消费,分类指导,因地施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展。
同年底,新一轮“棚改货币化安置”开启,政府对城市中难以配套修缮的“老破小”区域进行拆除,给予拆迁户现金补贴,鼓励他们再拿这笔钱去购房。当时的出发点在于解决二三线城市房产库存过高问题。
2016年,政府出台二孩购房优惠政策,并降准降首付。
年底,政策突然收紧,限购限贷出现,近20个城市对住房进行限购限贷。根据要求,购房须本地户籍、已缴社保年限、购房贷款记录、公积金与住房商业贷款比例等方面作出了诸多限制。
2016年的中国楼市可谓历经了冰火两重天,由前三个季度的政策利好基调,急转为严厉调控,且范围大、力度强、频率快,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首次出现“房住不炒”,原话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中央明确,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2020年,房企生死令出现,当年8月,政府提出对重点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深刻改变了几乎所有中国房企的生存状况,包括恒大、融创、碧桂园在内的房企刹住了疯狂扩张的步伐,也背上了令人瞠目的巨额债务。此后“房住不炒”几乎变为一个当代成语,代表政府对楼市最强力的监管。
随着对房企资金的严格管制,房企危机显现,项目停工烂尾频频发生,购房者观望情绪进一步加剧,反向作用市场走弱。
2021年,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处在下跌中,恒大、融创、蓝光、奥园等风光一时的大型房企在这一年不断挣扎地应付债务压力。
2022年,严格疫情防控下,经济预期迅速恶化,楼市销售跌入谷底。
2022年11月10日,新冠疫情解封。中国专家普遍认为经济将很快复苏,楼市也将趋稳向好。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表示,在2022进入“倒计时”的当下,中国经济将迎来真正的战略机遇,经济增速将得到回升,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全面恢复,其中房地产作为国民支柱行业,更是获得了国家的多次出手相助。
官方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2022》描绘解封后的楼市,202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面积增速平稳回落,销售均价小幅上涨。
《蓝皮书》指出,随着中央的关注及政策执行的纠偏,房地产行业融资偏紧收紧的状况得以缓解,房企和购房者的合理资金需求将得以改善。
2023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房住不炒”没有再出现,政策取向开始掉头,但此后刺激政策一直作用不大,直到2024年5月,“政策套餐”才全方位开闸。
然而,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份,未售出房屋的库存相当于7.48亿平米。今年4月,70个城市的新房价格同比下跌3.5%,二手房价格下跌6.8%,都是破纪录的跌幅。
危局强扭,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房地产还会有意外之春吗?
很显然,在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城乡二元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和习惯变化的今天,房地产行业不可能再承载经济发展主力引擎作用,这也是中央政府决心扭转的局面。
在中央政府强令干预之前,中国房地产已是一地鸡毛,许多公司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百强房企中,有超过七成出现资金困境危机,这些企业留下了大约231万套烂尾楼,与此同时这些烂尾楼背后又涉及千千万万户家庭。
未来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社会将进一步消化房地产过度带来的后遗症,消费和投资信心重建则需要更长的周期。
市场层面,新房市场将显著放缓,不同城市间的价格落差进一步加大,现房交易将成为主力,旧改、城市更新将取代新区开发,国资背景房企一统天下。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