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马婷婷申俊涵北京报道
红外热像仪是一种用来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高科技产品。远距离测温和夜间可视,是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最初,红外热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领域,在装甲车、舰船、飞机以及制导武器等均有配备需求。近年来,这一技术逐渐开始向生产设备监测、户外安全监测、健康监测等民用领域延伸,特别是2020年以来,红外热像仪由于对人体体温的精准监测,从而对疫情防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由此,这一技术也开始慢慢被普通消费者所熟知。
我国的红外热成像技术起步相对较晚,随着睿创微纳、高德红外、海康微影、大立科技等国产探测器厂商的技术进步,国内红外探测器在2016年前后才真正实现量产,从而实现国产替代。
近年来,红外热像仪的市场规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成立30余年的广州飒特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全球的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已达约70亿美元,近5年以11.12%的平均年化增长率保持增长。其中,中国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比可达55%,预计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将增长18%,远远高于全球市场增速。
由于红外行业市场规模较大,每家企业都有各自专注的细分领域,因此行业目前正处于共同做大市场的良性竞争阶段,内卷现象并不严重。例如飒特比较专注于测温类的整机产品和系统,高德则在图像和特殊领域更具优势,海康和大华更专注于监控类产品等。
我国红外民用市场的迅速增长除了得益于相关技术的进步,同样重要的是离不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支撑。陈振鹏分析道,“随着关键部件成本的快速下降,我国红外热像仪的应用端正被快速打开。在专业级应用方面,飒特红外的民用产品主要是针对电力、消防、石化等具有一定危险性行业的远距离工业测温,主要客户包括国家电网、中石油、国家应急管理部等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
此外,国内知名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如格力、华为等,也是飒特红外的长期客户。飒特通过对手机、家电等产品生产线的状态监测,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服务。
2005年,飒特红外还起草并发布了以自身企业标准为蓝本的GB/T19870-2005《工业检测型红外热像仪》国家标准。在为行业标准化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奠定了飒特在专业级应用市场的领先地位。
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下降,也开始由服务于to B的专业领域应用,朝着to C的消费端方向倾斜。例如目前应用最广的C端领域包括徒步、野营等户外活动中的夜视和安全监测,以及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健康监测等。
由于对消费市场前景的坚定看好,近年来,飒特红外在保持B端基本盘的前提下,开始有重点地向C端市场布局。2022年3月,飒特红外成立全资子公司盈孚睿泰并发布新品牌飒小特,同时在C端推出多款红外消费产品,如minIR256热像仪、卓越S1热成像手机和FTA-300医用红外测温仪。这些产品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户外探索、家用和健康监测等场景。
陈振鹏表示,2023年飒特红外民用产品的营收目标预计可达1.5亿元人民币。要知道飒特作为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其目前工业加民用的合计总营收为3亿元左右,可见飒特红外对未来C端市场的期望之高。
“未来,随着探测器向小像元、大面阵、晶圆级封装方向的发展,以及各种显示技术和算法优化带来整机产品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红外热成像产品价格预计会进一步降低,因此,除了现有应用外,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能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个人测温、居家养老、中医诊断等众多消费场景,市场天花板远超专业领域。”陈振鹏强调。
在谈及红外消费的星辰大海时,陈振鹏说,“虽然目前的健康监测和户外应用所带来的市场规模已经十分巨大,但从长远来看,汽车的智能驾驶最有可能成为红外技术的下一个应用爆点,特别是在夜间行驶期间,红外技术具备明显的优势。我们早在2008年就开始耕耘这一应用领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进一步的下降,红外技术将有望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
为了开发C端市场,做大蛋糕,飒特也开始寻求业务上和资金上新的合伙伙伴,开启在资本市场中的融资大门。陈振鹏透露,“我们前期最可能的方式是通过C端市场开发的项目来寻求资金合作,目前也已经接触了一些投资机构。其实只要认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合作形式上也比较开放。”
早在C端应用市场爆发前,飒特红外为了寻找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就开始了海外市场的布局。在产品不具备品牌优势时,为品牌代工生产无疑是最快切入当地市场的方式。2002年左右,飒特红外开始走出国门,成为一家OEM。
陈振鹏表示,“OEM的优缺点十分明确。一方面,OEM的成本易于控制,也没有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但另一方面,这也同时意味着较低的利润和失去品牌。”因此,飒特并没有止步于此。2008年飒特开始在欧洲买地建厂,着手建立独立于国内公司运营的海外品牌。
前期从投资建厂到雇佣当地员工生产、销售,飒特付出了非常高的成本。但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加强,拥有海外独立品牌的优势也逐渐显露出来。今天中国企业出海受阻,全球化道路受到挑战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在飒特身上。
“事实证明,我们早期在欧洲完成的品牌本土化战略,还是很有长远眼光的,也相当值得。我们的研发、部分部件的组装都是在国内完成的,这样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国内供应链的支持,获得成本优势,还同时有效抵御了国际贸易的风险,为飒特今天的全球化竞争建立了基础。”陈振鹏说。
作为一家拥有超过30年生产经验的科技企业,飒特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中也十分能打。在质量控制方面,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飒特曾经做了160多项实验。同时,由于在海外建厂,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压力和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多年的全球化战略,目前,飒特的海外市场业务已经能够占到公司总营收的50%。
站在全球视野,中国的红外热成像企业与国际巨头相比,在技术方面例如核心器件精密度等,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中国企业如火如荼开发C端应用、大幅扩产时,全球红外热成像龙头企业FLIR和ULIS却相继传出退出部分低端民用市场的消息。
对此,陈振鹏感慨,“红外行业的企业,大都具有国防科技实力。他们和中国企业在技术甚至市场,都是完全隔绝的。飒特如果要与这些巨头竞争,占领高端市场,就也要长期进行基础性的技术研发工作。我们当前的优势是供应链和庞大的市场,因此,我们的发展逻辑应该是,先通过供应链优势开发和占领市场,从而获得资金,最终再重新回到基础研究中去,就像华为那样。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制定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我们才能真正追赶上。”
5月20日,粤科金融集团将携手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中国投资协会创投委等单位合作举办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风投创投高峰论坛。同时,在活动上,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将隆重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风投创投竞争力评选榜单。敬请关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