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财经 - 国内专业的财经门户网站!
adtop
新闻检索:
topadl
topadr
当前位置: 南华财经 -> 新闻

乡村治理有“法宝”从村规民约看“善治”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19-12-06 14:01   阅读量:6433   

本报记者 朱 虹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天津市宝坻区尔王庄镇冯家庄村。“全村无刑事、治安无案件,无火灾、伤亡事故,无黄赌毒窝点,无信访案件”,宣传栏上一组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几年前,冯家庄村可不是这样。土路土街、露天旱厕、垃圾乱堆、人心涣散。说起乡村治理的“法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为颇有心得:“我们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带动村民致富,树立文明新风。”

在村党支部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农田保护规则”“土地使用规则”“村庄环境治理规定”“红白喜事管理规定”等四项村规民约,下面还分列为50多个小条目,对农田保护、村内建房、红白喜事等这些“关键小事”,都有着详细的规定。

“最早是因为村里出现了一些不好管、管不好的现象。比如一些村民为了农田浇水方便,破坏了水渠和田埂,一些村民建房占道,还有邻里不睦、家庭不和等现象,就是因为没有规矩,所以长期解决不了。”刘为说,为此村里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听取村民诉求,广泛征求民意,制定了村规民约,用制度解决矛盾。

有了村规民约作保障,村民代表直接参与村里工程招标、采购、建设过程;不能欺街占道,村里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民共同监督;成立红白理事会,安排党员干部挂职理事,取消办事过程中繁冗的流程,减少村民红白喜事的负担,平均每户可节省3000元左右。这些新举措赢得了村民拍手称赞,从此,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解决村民关心的难点问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从带动村民集体致富入手,把目光瞄准了土地流转。村里低保户石建新,妻子患有尿毒症,一家人日子艰难。他担心土地流转以后,自己又不能外出打工,一家人没了进项。村委会成员轮流上门,掰开揉碎算经济账,石建新这才吃下颗定心丸。如今的石建新不仅有了土地租金,还给承包土地的种植大户打工,年收入增加3万多元。

此外,党员干部带头,从公路周边到河道堤坝,从房前屋后到各自院内,统一清理杂草堆、木头、石头等垃圾。村里还给每家每户配了垃圾箱,修建了26个垃圾池,每年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不觉到了中午,走进冯家庄村日间照料中心,宽敞明亮的餐厅里,21位老人吃得正香。刘为说,2017年,冯家庄村建成了日间照料中心,为村里年满70周岁的老人,每天提供一荤一素一汤的午餐,特殊情况还送餐上门。“一个人在家买菜做饭麻烦,做了也吃不完。这里不仅味道好、安全,营养也丰富。”于连庆、牟芝英老两口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有了这项便民措施,子女们都放心。刘为说,明年计划将这项福利扩大覆盖面,“年满65周岁的老人都可以来用餐。”

村干部想干事了,村里的事有人管,村里的各项变化,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余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