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金九银十”,汽车行业热闹非凡。9月10日,问界M9五座版上市;9月19日,全新东风岚图梦想家上市;9月20日,长安深蓝L07上市;9月24日,智界R7全新发布;9月26日,阿维塔07发布……这些新车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卖点,它们都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自华为2019年高调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0亿元,研发人员达7000人。今年1月份,华为成立全资控股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引望”),到了8月份,阿维塔、赛力斯相继入股引望。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的路径越来越清晰,“朋友圈”也越做越大。
为何车企纷纷拥抱华为?
继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之后,智能汽车正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汽车正在从传统的高度机电一体化产品,逐步演变为万物互联时代的超级智能体。在这个过程中,智能汽车并非单纯依靠硬件配置打造差异化竞争力,而是通过软件能力来构建新的竞争力。
多年以来,华为在芯片、硬件、软件,甚至软件工具链等领域不断向下扎根,升级AI算力,完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才有了如今全栈领先的技术实力。据了解,华为用于智驾的AI算力在今年4月达到3.5E FLOPS;8月就达到了5.0EFLOPS,9月则提升至7.5EFLOPS,迭代速度之快,令许多人惊叹。
“华为乾崑”是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发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新品牌,把芯、硬、软、云等智能化核心技术聚合在了一起,与“鸿蒙座舱”一同成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两大核心品牌。
本月,东风集团发布全新一代天元架构,搭载了华为乾坤车控发布的五合一车控模组;广汽传祺宣布,传祺系列车型今后将全面搭载华为乾坤智驾ADS 3.0技术……随着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投入,更多车企成为了华为的合作伙伴,呈现“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态势。
华为乾坤智驾ADS 3.0版本不久前进行了首次大规模升级,智驾能力将更加类人。值得一提的是,9月26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CEO靳玉志宣布,华为乾崑智驾已经主动避免了72万次可能的碰撞。这意味着“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并非一句口号,而是通过智能驾驶的辅助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华为乾崑将如何更好地为车企赋能?
2024年被华为定义为“智能驾驶规模商业化的元年”,为实现成为“中国版博世”的目标,华为以最新姿态“引望”参与到这场智能化大潮中。
“华为不造车”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认为,“华为的车造得再好,充其量就像手机一样,占到百分之一二十的份额。一旦做车以后,引望就只能为自己服务,说不定还要建汽车制造厂,这又是重复建设了。”
在这样的业务模式下,为持续获得订单,华为需要与汽车主机厂深度捆绑,但又要避免车企对于“失去灵魂”的担忧。在汽车领域发挥软件价值最大化并赋能合作伙伴取得成功,正是华为打造引望模式的初衷所在。
关于引望的独立运作时间,徐直军近期表态,“今年底希望把华为车BU的所有资产、人员装载到引望,实现引望独立运作。第二批投资伙伴什么时候进来,目前还没有明确计划。”
大力度开放股权是早已被众多汽车企业证明是有效的手段,不仅能给予产业链安全感,还能与客户分享成长红利。徐直军表示,希望引望成为一家股权多元化的独立公司,短期内,引望的合作伙伴数量将不设上限,引望将继续对战略合作伙伴开放股权。
此外,徐直军预判,中国的汽车市场将不断整合,目前诸多的汽车品牌有可能会被兼并、收购、整合,最终形成少数的几家集团。随着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汽车越来越多,未来将成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助力更多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探索,正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一个缩影。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提出与实践,不仅改变了整车厂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也重构了二者之间的商业模式——从买卖模式转变为价值分享关系。随着这样的开放合作、互融互通走向深入,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在“换道超车”中迎来更大的机遇,进一步拥抱高质量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