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补偿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目前实现水生态产品价值的主要途径全国范围内流域上下游开展了大量横向生态保护和补偿实践,有力促进了水环境质量改善,增强了流域上下游协同管理能力去年以来,《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发布,对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将致力于综合运用政府,市场等手段,促进水生态产品向现实经济价值转化,调整水生态产品供需链各利益主体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形成共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
上下游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调动水生态产品供给区和受益区共抓大保护积极性的重要抓手中国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际和省内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自2010年启动新安江流域首个水环境补偿试点以来,全国已有18个省份,13个流域探索开展了上下游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其中近70%的流域至少实施了一轮补偿协议,新安江和九洲江流域签署了三轮上下游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东江,汀江—汉江和滦津流域履行了第二轮协议同时,全国31个省开展了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其中浙江,重庆,山东,天津等14个省份实现了省内流域生态补偿全覆盖
补偿机制全面推进了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除2021年新签订的3个跨省补偿协议刚刚启动外,其他10个流域涉及的23个考核断面水质均可稳定达到或超过协议目标要求,部分考核断面特征污染物浓度明显低于政策实施前与第一轮相比,新疆流域第三轮补偿试点年均补偿系数下降11.4%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补偿协议实施三年间,各项污染物浓度下降幅度普遍大于前三年
协议各方不断加强联动,流域上下游协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有关省份在合作形式上有所突破,建立了水污染防治合作小组,水污染突发事件联合防控机制,召开联席会议,制定流域生态环境联合保护规划,开展跨界水环境联合监测和联合调查结合全省河长制制度建设,强化属地监管,将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压实流域保护责任
补偿机制有助于上游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有效促进了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无价的资产的有机统一传统产业清洁化,生态化,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成为上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黄山市三次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1.4∶46.2∶42.3调整优化为2021年的7.6∶35.8∶56.6,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2019年,近4000人脱贫,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8.74亿元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需要继续突破堵点,突破难点,抓住重点。
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的发展格局,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需要继续突破堵点,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确保政策机制更高质量,效率,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上下游地区需要继续就补偿机制的内涵建立合作共识,将生态保护补偿深度融入区域协调绿色发展上游地区认为其提供优质水产品的直接投资和机会成本应该得到补偿在补偿机制建设的初期,下游地区往往只愿意补偿上游地区为超额完成流域生态保护任务而付出的直接投入在国家越来越强调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地方导向的背景下,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只有在流域各利益相关方特别是上下游政府统一认识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保障
标准核算中考虑的因素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大多数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将水质作为计算补偿资金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补偿机制建设初期有效促进了相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可是,水质改善的天花板效应正在逐渐显现试点流域部分水体水质达到ⅱ类以上,上游水质进一步改善的压力和边际成本在增加与此同时,下游对水产品的需求也从干净转向美丽,从有好水转向有更多好水,从关注水质转向关注水生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我国流域上下游水系复杂,需要大量数据和基础研究来厘清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突破技术瓶颈,科学设置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统筹补偿标准核算方法,是新形势下完善上下游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技术支撑的关键
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补偿模式,在政府财政补偿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流域上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水生态产品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中约定的补偿金额从几百万到几亿元不等,中央财政也向上游地区提供相应的引导资金根据相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上述补偿资金大部分明确用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相关项目,不能用于环境基础设施运维,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领域的投资,这些都与生态产品的供给密切相关从实践角度看,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到一定程度后,对基础设施运行和生产生活转型的需求会越来越高除了财政资金,目前各流域还没有建立稳定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为水生态产品供给提供资金保障是今后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重点
推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升级。
伴随着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从单纯的水质改善向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转变,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也需要升级,不断拓展补偿内涵,丰富补偿方式,实现与水生生态产品价值的深度融合,更有效地平衡水生生态产品供需链各方的经济利益。
与时俱进,调整优化补偿机制实施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设计激励资金支持优质水产品供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议各地结合实际完善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鼓励扩大省级补偿资金使用范围,加强对上游地区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以财政资金作为种子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建议安排部分奖励资金,地方政府根据工作实际,在保证资金使用效率的前提下灵活使用各地加强项目前期储备,过程监管和后效评估,完善补偿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补偿资金使用效率,生态环境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创新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方式,拓宽渠道促进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依托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参与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维护,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探索生态环境导向型发展模式,促进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与相关产业发展项目的有效融合和整合采取必要的激励机制,引导上下游地区在对口合作,产业转移,人才培养,共建园区,水产品品牌开发等多元化补偿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增强上游地区水产品的可持续供应能力此外,结合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环境权益交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绿色交易试点实践,发展绿色贷款,环境权益抵押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上游地区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上游水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有效路径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