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财经 - 国内专业的财经门户网站!
adtop
新闻检索:
topadl
topadr
当前位置: 南华财经 -> 头条资讯

中国北方两代“麦客”的土地情结

来源:华南商业网    发布时间:2017-06-10 08:59   阅读量:14990   

中新社石家庄6月9日电 题:中国北方两代“麦客”的土地情结

记者 李茜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到了中国北方的麦收时节,“90后”麦客聂泽明娴熟地驾驶着小麦收割机,跟几十米旁的父亲聂连锁同时作业,轰隆的机器声下是没有交流的麦收“父子秀”,两人心无旁骛而默契十足。

“麦客”是在收获季节为人收割小麦的短期劳务工。如今农村大量劳动力到城市务工,麦收时节雇佣麦客收割的需求便逐渐增高。

在河北石家庄栾城区柳林屯乡北十里铺村的麦田里,金黄的麦子被收割机切断、去壳,麦浪变得整齐划一。父子俩早上7点便开始收割,时间一分一秒靠近晌午,收割机驾驶室内的温度逐渐逼向50摄氏度。51岁的聂连锁不得不偶尔停下休息,一旁的儿子则“机不停镰”,与时间赛跑。旁边的树荫下,七八位等候雇佣麦客的村民不时催两位麦客早点去自家的麦地。

在聂连锁看来,机械化收割比自己儿时用镰刀割麦子轻松多了。那时候很多农民靠一把镰刀、一顶草帽在地里弯着腰连干十来天。但儿时的麦田生活也充满乐趣,大人在打麦场繁忙时,孩子欢乐地奔跑,堆好麦秸垛还能玩捉迷藏。

但在聂泽明看来,麦客这份工作确实辛苦。每天十二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令他身边大多数的同龄人选择去城市打工。曾经也想跟同乡一起闯“大城市”的他被父亲留了下来。

“这里有世世代代的身影,这里更自由。”腼腆的聂泽明在休息时也很少主动跟村民聊天,但村民问起今年的收成,聂泽明便打开话匣子,把近几年麦收情况如数据库般导出。

近日,由陈忠实小说《白鹿原》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在中国热播,描绘了那个年代当地农民的生活情况,也展现了像黑娃那样的麦客们的工作状况,展现了几代人对土地淳朴的热爱。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已经很少能见到影片中人工收割小麦的情景,“麦客”也被“铁麦客”所代替,小麦收割机已经大量进入农村,为人们减去繁重的劳作负担,也让农民腾出时间享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在中国“三农”政策的扶持下,聂连锁借助国家农用机械补贴政策分别购买了家里的两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每年夏秋两季帮村民收割之余,也在当地承包200亩土地种植粮食并出售。

当地政府也把聂泽明列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培养对象,定期组织培训,找专业老师教这些年轻人农业机械操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植物保护、自然灾害预防等专业知识,希望像聂泽明一样选择扎根农村的年轻人成为既懂得生产技术又会生产管理的新型人才。

2017年1月,中国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并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并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聂连锁笑着调侃道:“虽然我在土地上忙了一辈子,如今关于土地的知识还真不如儿子知道得‘高深’。”

农业大国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那份热爱土地的天性。聂泽明希望脚下的土地能一直有接班人,希望更多的新技术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生产出更多健康食品造福后代。(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