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4月6日讯(特约通讯员 祁敢 侯赛赛)4月6日上午9时,经过七天七夜不间断施工,由中铁六局南水北调巡线路项目部承建的北运河东滨河路下穿京哈铁路和上穿地铁六号线工程顺利顶进就位,比计划时间提前四天完成,为下一步东滨河路贯通奠定了基础。
4月6日上午9时,由中铁六局南水北调巡线路项目部承建的北运河东滨河路下穿京哈铁路和上穿地铁六号线工程顺利顶进就位。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了东滨河路的开通,有助于分流滨河中路、玉带河东街与紫运中路,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的交通网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图为施工现场
记者了解到,本工程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玉带河附近,东滨河路下穿京哈铁路,上穿地铁六号线,夹在铁路与地铁之间。项目施工难点在于在不影响上方京哈铁路和下方地铁6号线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将“9米—18米—9米三孔箱涵”桥体,以“推箱子”的方式“顶过”铁路路基。箱涵地板底距离地铁六号线结构顶11.72m,箱涵顶板距京哈线轨底1.09m。
“为保证顶进过程路基边坡开挖面稳定,地铁结构不上浮是施工中的重点难点。”项目经理刘涛介绍说,“为保证铁路与地铁的运营安全,项目部采取线路加固、路基注浆等方式稳固上下结构,在“夹心层”里“推箱子”。”为此,项目部制定了京哈线路加固方案与箱涵顶进方案,专项地铁保护注浆方案、专项地铁结构监测方案。
刘涛表示,顶进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把控关键环节,每过一趟列车,工作人员都要用道尺监测轨道间的几何尺寸、高差、变形程度,随时调整,维护检修。与此同时,由于桥区范围内地下水位较高,地铁盾构结构整体位于地下水中,顶进过程中箱涵与路基土置换,地铁上方竖向力有所卸载,很容易破坏地质结构的平衡,项目部在底板以下2m处,采取注浆加固的方式固化路基,有效防止地铁盾构结构上浮。
记者了解到,自3月初复工以来,项目部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合理调配,投入施工管理人员30人,作业人员60人,黑白两班,安排员工在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每人一部对讲机,保证联系畅通,施工部位专人盯控,坚持在一线岗位36天,顶进过程中人员轮班不间断施工。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施工顺利结束,箱涵顶进就位。
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了东滨河路的开通,有助于分流滨河中路、玉带河东街与紫运中路,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的交通网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4月6日上午9时,由中铁六局南水北调巡线路项目部承建的北运河东滨河路下穿京哈铁路和上穿地铁六号线工程顺利顶进就位。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了东滨河路的开通,有助于分流滨河中路、玉带河东街与紫运中路,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的交通网络,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图为施工现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