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昆明福保村还是一个半农半渔的落后村。七十年代,福保人创办了一个名为翻砂厂的小企业。(后来发展为铸管厂) 创建之初,本钱时挨家挨户凑的。原料,是村民们回收的废旧物品。有谁想到,这艰难的开始,却为日后的繁华打下了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拂过,云南福报村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在铸管厂、造纸厂的基础上,又发展成立了小纸箱厂。,八十年代末期,又以小纸箱厂为首,发展成立了福保彩印包装厂。弹指一挥间,短短几年时间,福报村包装厂已成为一个拥有农工商公司,好几个企业的工业村。
九十年代,云南福保村两委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决定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第三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于是,占地600余亩的福保文化城拔地而起。时至今日,已成为一个在全国赫赫有名的文化景点。其中的温泉酒店,水上大剧场,洞天福地等,连外国游客都赞不绝口。
随着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高,福保村开始以拓展品牌为己任。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村长论坛”、“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大大地提升了福保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04年,首届“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于1月11日在江苏省华西村浮出水面,昆明市福保村金榜题名。在全面建设小康的10年时间里,福保村已由一个贫穷、落后、闭塞的小渔村成功地蜕变为拥有“云南小康示范村”、全国“五个一”先进文明村、“中国民俗文化村”等众多光环的现代化新农村。
然而,雄心勃勃的福保人并没有满足,今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全村村民又启动了二次创业计划,并制定了在3至5年之内村属集体资产超过200亿,争当中国十大名村综合发展指标五强的宏伟目标。可以预见,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未来的云南福保村将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