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沈 洪
近年来,广东佛山市质监局紧紧盯住该市中小型制造业的特点,将不同行业及龙头企业进行细分培育,鼓励其将产品质量做到极致,通过监管与服务相结合,使该市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广东佛山市作为制造业发达地区,产品质量提升既关系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区域品牌形象。虽然,许多中小企业低水平的扩张很难进入质量竞争,但具有独特竞争优势,质量提升潜力较大的企业,市场前景看好。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佛山市工业产品在国家、省、市质量抽检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下;尤其是2016年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下降到8%,比2015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不合格产品发现率的下降源于佛山市质监局找准产业短板,对其精准监管和帮扶,使质量提升取得实效。
自2012年,该局通过广泛调研发现,质量提升的瓶颈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主要是在中小企业。为此,该局将中小企业的行业及龙头企业进行细分,经过几年连续培育和推动,共选取该市32个细分行业的400家优势企业进行建档,筛选出135家龙头企业重点培育,通过分析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产业链的短板,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扶持措施,综合运用质量手段进行精准帮扶。
一是以“首席质量官”为抓手,推动细分行业龙头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引导支持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卓越绩效、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拥有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权,每年推动60家以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参加“首席质量官”网络培训。发现企业产品质量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对企业第一负责人实施约谈。
二是以产品质量比对为契机,找差距、促提升。该局选取龙头企业中的重点民生产品实施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工程,深入分析产品质量整体状况,比较研究国内外相关产品的技术和标准差异,摸清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分析质量提升路径,多措并举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以智能马桶盖产品为例,在2015年上半年国家监督抽查中,佛山产品的不合格产品发现率高达31.2%。通过选取智能马桶盖进行质量比对、加强监督抽查、召开质量分析会、开展“质量义诊”等举措,促进该市智能马桶盖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2015、2016年的省和国家监督抽查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分别大幅下降到4.8%和5.2%。其中,2016年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三是以质量分析会和“专家义诊”等形式,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支招”把脉”。该局针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行业性质量问题,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邀请质量管理专家、检验检测技术专家到企业开展“质量义诊”,现场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把脉会诊”,就企业管理、品牌建设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召开锻压机械、服装等10个行业产品质量分析会,对240多家企业的300余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150余家出现产品不合格问题的重点企业进行了现场“质量义诊”。
四是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引导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争当“隐形冠军”。首先是推动企业优化运行流程,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企业标准体系,对生产、经营和服务等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其次是在中小企业推行计量保证体系确认,推动企业加大计量投入力度,在生产加工、工艺控制、产品检验等关键环节和过程合理配置、有效使用计量器具,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提高企业计量检测水平。目前,该市有5400多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5家企业和机构实验室获得资质认定,207家企业通过二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主要工业品采用国际标准覆盖率达到90%。
五是让检验检测资源优势向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倾斜。在质量提升过程中,该市发挥技术机构在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创新试验、计量校准测试、质量标准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落实好科技创新服务工作,对企业开放实验场地,指导企业建立实验室,为新产品提供检测服务和数据分析,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目前,该市形成了以13个国家质检中心为龙头,14个省级授权质检机构为骨干的质量检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全面推进产业质量提升。
下一步,佛山市质监局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建设等战略部署,以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全面推进产业质量提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