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第二批创新层企业名单出炉,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在优中选优的策略背后,是企业上市渠道选择的博弈心理,这也导致了当前创新层欧了“围城”的意味。
仅有半数保级
5月21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加班加点发布了2017年挂牌企业创新层初步筛选名单的公告,这是继2016年5月新三板分层以来放出的第二批创新层的企业名单,此次共有1329家企业榜上有名,占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的11.85%。
有意思的是,去年6月24日首批公布的创新层企业有953家,占当时挂牌企业总数7513家的12.68%,也就是说在一年的时间内,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同比增长49.3%,而创新层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仅39.5%,相差约十个百分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新公布的这1329家创新层企业中有710家企业首次进入这一队列,而从2016年进入首批创新层的企业保留至今的为619家,仅占总数的46.6%,尚未足半。
今年的创新层企业入选情况并不是一剂强心剂,但对于不少荣登创新层的传统企业和服务这些企业的券商来说,进入创新层就意味着能优先获得市场上更多的资源以及随后可能出现的政策红利,用一位投资人的话来讲就是,“如果你(企业)没有进入创新层,那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可能会更谨慎一些。”
围城现状源于博弈心理
去年以来政策对金融市场监管趋严,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更加优秀和精选了么?《国际金融报》的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还真的“未必相关”。
从指数的变化上来看,上周末5月19日收盘时,创新层指数为2856.93,创新层协议指数为4467.61,创新层做市指数为2169.82;随着股转系统在周末发布了新创新层企业初选名单后,5月22日早开盘后,创新层做市指数在大体上呈连续下降的趋势,而创新层协议指数最低下降到4206.96,创新层指数最低下降到2761.21,虽然在晚些时候二者均有所回升,但都没有回升至上周末收盘时的指数。
通常而言,创新层企业相较于基础层企业,从市值规模、营收增长、利润水平和股本流动性等方面来讲往往更具备投资价值,创新层企业数目的增加意味着这一市场上将存在更多的投资机会,但从数据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名单的披露,市场的各参与方对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持有不够明朗的态度。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东北证券股转业务总部副总经理张兴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由于去年以来IPO审核速度的加快,很多具备IPO条件的企业选择直接转板,所以省去了以往企业从基础层进入创新层再转板这样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
另一方面去年此时新三板分层方法初步试行,很多挂牌企业对创新层跃跃欲试,期待着选入之后可以优先享受政策红利,同时提高企业的品牌认知度,获得市场上投资者更多的关注,但随着近来政策监管愈加严峻,新三板本身整体的交易性就不够活跃,即使进入创新层,融资能力也没有明显的增强,所以对于一部分较优秀的企业来说就没有去年那么强的冲动进入创新层了。
同样,引人瞩目的有原本的334家创新层企业从新公布的名单上消失了踪影,让人费解的是既然去年削尖脑袋才进入创新层,这些企业为何不好好珍惜这一宝贵机会,白白浪费了呢?
张兴云对记者解释说,新三板的企业要想进入创新层,除了在营业收入、盈利、平均市值等方面有具体的要求外,还要求企业拥有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合格投资者不少于50人,所以对于一部分企业来说,要想维持创新层的资格,就必须满足这一条件,但这样一来容易混进“三类股东”,这对于近期有IPO意图的企业则构成了一大障碍,所以两难相较取其易,有一部分的企业往往是主动从创新层的宝座上退下的。来源中国财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