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我国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环比上升,其中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回升22.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升24.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表示,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回升至临界点以上是2月份大幅下降后的反弹,更多反映的是一半以上的调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比上月有所改善,并不能代表我国经济运行已恢复正常水平。
积极变化
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96.6%
但原材料供应商交货仍然较慢
截至3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96.6%,较2月调查结果上升17.7个百分点。
从制造业PMI分类指数来看,生产指数回升最快,表明制造业生产量环比增长;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2%,比上月回升16.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仍然较慢。
在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1%,比上月回升28.5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3%,比上月回升17.3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恢复。
经济回暖?
并不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
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表示,采购经理指数是环比指数,反映的是本月比上月发生的经济变化情况,变化幅度与上月基数有很大关系。2月份,采购经理指数跌至历史最低点,甚至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经济活动短期内大幅收缩。
上述负责人称,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较2月份明显上升,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仅能代表本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相较于2月份有所好转。通常情况下,当PMI连续三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
专家: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较大
我国经济不存在衰退现象
当前我国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加之3月份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谭雅玲认为,透过中国PMI指数可以看出,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较大,但随后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当前海外疫情打击下,复工复产对经济拉升作用显著,外贸产能对经济增长作用还是比较突出。”谭雅玲告诉红星新闻,PMI指标全面反弹与复工复产有关,尤其是医药需求的激增和一带一路出口、数字网络经济,包括网上订餐的积极应对等。此外,医药产业对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效果也比较明显。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分析认为,从3月份PMI数据可以看出,在供给侧一端,复工复产力度较强,需求侧新订单尽管重新回到扩张区间,但修复速度相对偏弱。“本次疫情对于中小企业的冲击更加明显,有可能加剧行业分化,有利于头部企业进一步做强。”杨畅说,当前新出口订单还未达到1月水平,出口压力依然较大。原材料进购价格虽然比上月回落6.9个百分点,但企业盈利仍有待修复。
此外,对于外界担忧的经济面临衰退问题,谭雅玲认为,我国经济不存在衰退现象,世界经济衰退有点偏激,经济萧条的界定还值得推敲。而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全球经济衰退或许是必然事件,我国出口贸易也将受到较大影响。在他看来,未来经济发展状况取决于新冠疫苗的研发速度,而不是央行的短期刺激政策。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