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打工回来的年轻小伙儿说我现在是咸鱼大翻身,虽然不太懂啥意思,但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农历腊月二十九,在河南省淅川县横沟村,喜庆的舞龙队正在村内表演,提起年轻人的调侃,带头村民郑学文的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说老郑咸鱼大翻身,并不是空穴来风。
“咱就属于那种命不好的人,干啥啥不行!过去在村里种地,地薄不长庄稼,几年下来,根本落不下钱。听人说开小吃店挣钱,外出弄了个小摊,地方选的不好,又赔了本钱。”郑学文回忆说,“最难的是前几年,原本就有病的母亲又摔断了腿,我只能回家照顾。一时间上有老、下有小、医药费、书本费……让没了收入的我很难办。”
2016年,淅川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屡战屡败,还背了一身外债的郑学文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全县97236名贫困群众一起,被纳入该县“短中长”产业扶贫模式中。由此,老郑的人生开始出现了转机。
“最开始,咱也不清楚啥是‘短线产业’,但就记住三个字‘来钱快’。”老郑说。“谁会干啥就干啥,啥能挣钱就搞啥”一时间,有了扶贫干部“撑腰”,丹参、香菇种植等见效快产业在村里雨后春笋般出现。“利用到户增收资金,我也散养了土鸡,技术员全程给我帮忙,当年就挣了1万多!”老郑的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原本盘算着靠养鸡糊口度日的老郑,不经意间有了新发现,原本种地的村民有些开始种上了果树,村里也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同步发展“中线产业”。
对于中线产业,而今的老郑张口就能蹦出三个字,“可持续”。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践行护水使命,确保群众增收,是重中之重。为此,淅川县把既能涵养水源又能持续增收的林果业作为“中线产业”大力发展。
按照统一规划,横沟村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余亩,承包山地2000多亩,大力发展山杏、黄金梨、鲜桃等林果业。“别人都搞了,咱也不能落下。我也加入合作社,种了4亩冬桃,树苗不仅政府免费发放,县里还联系企业包收购,3年后盛果期每亩保底7000多!”老郑乐呵呵地说。
对于老郑来说,“长线产业”的发展,更让老郑真切地体会了“咸鱼翻身”的畅快感。
在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横沟村还积极响应县里发展“长线产业”——旅游业的号召,依托村内古寨、山水优势,充分利用“中线”产业林果资源,补种花卉、景观苗木等,成立凤凰古寨旅游发展公司。
因为勤劳能吃苦,凤凰古寨公司成立后,老郑被首先聘用,做起了园区管护,栽植花草树木、引导游人采摘。“每月开2000块工资,一年能挣24000。”在此之外,老郑还当上了“包工头”,带领同村贫困户入园务工,帮助郑明柱、郭海成等贫困户年收入增加1万多。
伴随着游客的增多,老郑惊喜地发现自家的土鸡蛋格外受人欢迎,不仅如此,乡亲们发展“短线”产业的各种农家货也变成了城里人喜爱的“俏销货”。商机出现后,老郑在古寨入口处开了小店铺,把自家土鸡蛋、村民种的香菇以及水果、山野菜等拿来卖,“现在春节游人多,一天就能挣个1000多!”老郑高兴地说。
几番“折腾”下来,老郑当上了“包工头”、变成了小老板,一年收入稳超8万元,“咸鱼”大翻身,顺利脱贫并开始致富。在横沟之外的淅川大地,“短中长”产业发展模式早已实现全覆盖,30多万亩林果遍布渠首大地,林下作物套种面积超过50%,每个贫困户都有2项以上产业叠加,2019年所有脱贫户通过产业发展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淅川县“短中长”生态可持续脱贫模式,也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大国攻坚 聚力扶贫”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张雅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